{135 Film} 動物隨影

這一卷電影底片已是去年十月的事情,而且陸續拍到了十二月月底,在朋友家吃火鍋圍爐的佳事。年底比較忙,後來就忘了還有這卷在。
小巷裡的貓二三,經常在店家與公寓之間的防火暗巷徘徊。大概有好心人不時照應貓兒,因此看起來體態健美不愁吃穿。午睡假寐時間的它們,姿態安安穩穩,性子不怕人拍照。

{135 Film} 貓療法

—-
貓療法(Felinatherapy),為一缺乏科學根據、信者恆信的民俗療法,又稱街貓療癒術,遠可追溯至埃及尊崇貓為神祇化身等古文明,近代盛行於歐洲希臘愛琴海畔以及與日本京都哲學之道,併見於台北城繁華捷運站的隱密小巷內,與店家後廚房共理燙青菜及魚骨頭。

此法秉著「與貓共存」之精神法則,以達到舒緩人類壓力、減輕疼痛與不適、增進身心之全能健康為目的。具體療癒步驟首先為聽聲辨貓,在貓尚未卸下戒備前勿急於驚擾;而當貓始露特定姿態,例如鎮靜搔耳、直豎尾巴、圍著小腿肚繞圈、更甚者滾地露出自個兒肚皮之際,焉能傾前近察,以掌撫其頸脖、耳窩與背脊。若見貓啃咬腳趾與下盤特定點、大伸懶腰,理當竊自欣喜,此乃意味貓不當來者是客,忙於清理貓毛以備就寢;此刻尤適自旁遠觀欣賞,而非近看褻玩(?)。

此行及民間的神祕療法,已陸續獲人生失敗組及非人哉類型等族群證實有效,經驗單憑口耳相傳,治癒期自由心證無從比擬,但由時感寂寞、性喜自憐之客恣意嚐之試之;猶謹記「我為貓貓,貓貓為我」一嘉言,人貓合一之靈魂自能久棲喜樂別境,是謂痊癒也。


Olympus OM 2 / 50mm / Uxi 200

{Life} 為什麼說再見

—-
這幾年來,我與房東本著信任對方的心態,契約過了後就沒續打。今年中房屋裡的大小問題,像是水壓不穩、屋頂漏水、廁所有鄰居的煙味等,我已經動了想搬家的念頭;而房東一方不知是否聽見台北房價可能泡沫化的說法,也在下半年提到想把房子賣了,並說賣了房子以後,會盡量幫我向新屋主表達續租的意願。
一個月過後,房子居然很快地就賣出了。問題是新屋主與房東之間出現齟齬,因此不願續租給我們。想想也好,就是到了該離開的時候。
我本想選擇一個新的生活環境,但是這次搬家時間比較匆促,得一邊照顧案子、一邊快速找房子,於是後來仍選擇鄰近區域,在不到一週內找到新居、簽約、打包、聯絡搬家公司、更改所有帳單地址、遷移網路,入住。
雖然仍在鄰近區域,但許多常散步遊盪的地方,想必將漸漸少去走訪機會。舊有的簡單鄰居脈絡也將斬斷;有一天,我拿著相機,帶著「用這卷底片來說再見」的心情,到附近繞一圈,走走拍拍。
那個住在天母跑過五次馬拉松的網球高手如今是大樓管理員的伯伯,不只送我一支網球拍,還說要當我免費教練,多謝關照,再見。那個樹影參差蔥郁曾出現巴掌大的蝸牛的小公園,再見。那個在街角總是免費幫我修理腳踏車跟我聊出國遊玩的洗車工人,再見。那個廚房中清晨有鴿子逗留瞭望城市的看臺,再見。
為什麼說再見?我想起《蝙蝠俠:開戰時刻》裡頭布魯斯的父親所說的話,「Why do we fall?」
在舊屋裡,我找到人生第一份正式工作,度過出社會最難熬的第一年,密集地旅行,生活無虞直到第三年,胖貓、奶奶、與外公,在同一個月離開人世,然後我做出必須付出代價的抉擇,開始接案工作,直到現在,感覺一個外部的自己終於能與內部的自己癒合。有時再見心不甘願,有時,則說得正是時候。
在無法承接更多責任或情緒時,說再見;在離開舊時狀態、步入新階段或身分時,說再見;在知曉過去之無法挽回而未來還有挑戰時,說再見。
用這聲再見,整理必須告一個段落的自己,好從下個段落起出另一新的篇章。
Olympus OM2/ 50mm/ Uxi 200/

蒙大拿公路旅行/ On the road

1. 西雅圖落地後,先租車,到超市採買一點補給品,過夜休息,然後隔天吃頓早餐,從西雅圖精神飽滿地出發。車上一定要備好披頭四和任一種與鄉村搖滾沾得上邊的歌曲,以免愛睏,走Highway 90,沿途風景不錯,過哥倫比亞河前,停在 Vantage 超小鎮,補充一下熱量;行經愛達荷州交界,還有一個礦業小鎮 Wallace,是《火山爆發》拍片處,可以看看,吃點午餐、補杯咖啡,最後慢慢晃到Spokane,過一夜。
再隔天,從Spokane 直接前往蒙大拿州米蘇拉,住五天。來回共九天。
2. 十月底華盛頓州空氣已冷凜,楓葉也已轉成豔紅或金黃,最忙的應該是松鼠了,他們勤奮地在樹幹與草地間找松果與食物,好儲藏過冬,模樣近乎焦躁,忙到無暇理會我躡手躡腳的觀察。對熱帶氣候出生、亞熱帶氣候長成的人而言,圍巾、手套、防風外套、墨鏡是必備了。
3. 喜歡公路旅行,幾件事讓我觀察得津津有味。天氣時晴時雨時霧時雪,加上不時「有鹿出沒」的警告號誌,時時提醒著速限,雖然也有不少習慣路線的當地人根本不太遵守。
連結車與大卡車非常多,魁梧巨型到令人驚詫,是在台灣從沒見過的車種與體積,真實版《變形金剛》。路上也多半是美國國產車,GM、Chevy,板金厚重的那種,偶爾跑出一台相對迷你的 Toyota(過哥倫比亞河時風速超強,Toyota 看起來的確車體太薄弱),名牌轎車更是稀少。
越往中部石油越便宜,車子要加油的話可以往東走一段路後再加。
4. 如果說日本人與台灣人認為與路人避免視線交錯,是一種文化習慣/禮節,那麼美國似乎相反。與路人視線交錯,微笑致意,才是上道作法。人際空間距離也很大,在旅館吃自助早餐時,我在備餐台拿榖片與牛奶,一轉身發現我後面排了另一個人,問題是他離我大概有一台普通腳踏車那麼遠,當下有一秒鐘覺得很好笑。不只是這次,還有結帳時、等電梯時、櫃檯詢問時,都經常是這樣。

{京都}卷七:奈良+春日大社

1. 奈良比宇治更有看頭些。春日大社是躲避人潮的好地方,我們在這灌 Asahi 的啤酒解暑。
2. 夏天鹿群比冬天多很多,中小學生對著鹿捉弄和玩遊戲的比例頗高,還有遊客會靠近已經在睡覺的鹿,硬要和牠入鏡。還是喜歡春日大社內靜靜休息的小鹿跟母鹿多些。
3. 中小學生郊遊人數驚人,我們連東大寺的大門都見不著。

 

{京都}卷六:宇治+中村藤吉

1. 宇治是可愛的小鎮,可是火車站出來那個會唱採茶歌的機器,實在有點教人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。
2. 中村藤吉沒有第一次好吃了(邊際效益遞減阿),但是氣氛還是很不錯,客人少反而更舒適。
3. 有人一看到中村藤吉的冰淇淋,就嫌棄說這家是『chic store』(女生很愛而男生鄙棄的店),並嚷著要回頭吃茶寮都路里。

{京都}卷四:Coffee Smart スマート珈琲

1. 自己獨身一人旅行,能毫無障礙地實踐「就算天要塌下來了,先來杯咖啡再說」的人生意念,有伴時也會事先坦白「不好意思,我早餐與下午兩時段一定要喝到咖啡。我說的一定,意思是100%,絕對,absolutely。」

如果旅伴露出「你也太誇大了吧?!」的表情,那就再補一句更過頭的「這是我至今還能生存下去的方法。」

2. 所以我接下來要連貼三家咖啡館的照片了。

3. 寺町通很適合雨天時躲雨散步,在這走了好幾回。一次就是來Coffee Smart咖啡館(官網寫Smart Coffee,兩者皆通)。大家都推薦法國土司,的確不錯吃。

法國土司總讓我回憶起小時候,我媽想來個fancy的早餐時,就會弄盤法國土司給我們吃,只是當時我們沾的不是楓糖漿,而是甜辣醬(嘿嘿你以為只有粽子能用甜辣醬嗎)。

4. 我自己有時也會把稍微發硬的土司拿來做法國土司,好吃的訣竅就在土司要泡在蛋汁及少量牛奶裡,時間要夠久,兩面至少各15分鐘,然後小火去煎。土司是否去邊就因人而異。

5. 家裡剛好豆子快用完,在Coffee Smart吃早餐時,門口正忙著烘豆,所以順便帶了兩包回來(請多支持自家烘豆的店,店裡有機器通常就是了)。我問了一下,咖啡豆是五支口味混合,有曼特寧、多明尼加、巴西、哥倫比亞,還有一個忘記了。

6. 三嶋亭也在這條寺町通商店街上,那天經過時沒特別感覺所以沒嘗試。倒是始於1663年的文具老店鳩居堂也在附近,值得一逛。

7. 「鳩居」二字讓人即刻聯想到「鳩佔鵲巢」,據說該店謙稱「店裡的用品,都屬於客人」,只是先替客人保存,所以叫做鳩居。我買了一份有金蔥的便箋(音同「兼」)做紀念。雖然只是一份小小的便箋,但店家還是很用心地幫我包裝起來(Instagram隱藏版)。

8. 京都的店都在比老、比歷史阿。老東西可能有的沒那麼體面,但是拆了挖掉了就消失了。記憶經常建構在實體與視覺上,眼睛看不見有時就很難記得。沒有了記憶,就遺失了情感,遺失了情感,人與自身環境的連結就會斷裂,反悔時想要修補亦很困難了。

在京都見到最動人的,往往是他們對舊物、記憶、傳統技藝、與來時路的眷戀與仁慈。

9. 關於「Coffee Smart スマート珈琲」亦可參考:
咖啡大叔/ 京都│Smart Coffee‧スマート咖啡店~京都人的第一杯咖啡
Emma’s華滋華斯庭園/ (20110113 京都) Coffee Smart‧スマート咖啡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