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{Notes} 記疫情期間的小說閱讀

閱讀更多»某些藝術家,無論是文字或繪畫上的,就像未出生的寶寶,能在侷促的空間裡大放異彩。…有的人投身寫作,只為了給自己看。科學也是,有人把一生奉獻給了某種阿爾巴尼亞蝸牛,有的人則是某種病毒。達爾文花了八年時間研究藤壺,並在睿智的晚年研究蚯蚓。希格斯玻色子,一種小到不能再小的東西,可能連東西都算不上,卻是幾千人畢生的追求。關在一個堅果殼裡,在兩吋象牙中、在一粒砂子中看見世界。有何不可呢?一切的文學,一切的藝術,人類的一切努力也不過就是浩瀚宇宙中的一個小斑點。甚至連這個宇宙都只是無數實際和可能宇宙中的一個小斑點。
If I were to punctuate my life with the people whose bed I shared, and if these could be divided in two categories–those before and those after Oliver–then the greatest gift life could bestow on me was to move this divider forward in time.
--《Call my by your name》
2018 畫下句點前,不免俗地要來回顧今年的各項 favorites。有的項目有湊齊三個,有的爆炸多所以分得比較細,有的比較接近這下半年的偏好,畢竟一年辣~~~麼長!挑得挺辛苦的內。這篇依然走想到什麼說什麼的路線。
那天與日本老師同學聚餐時,聊到日本天皇生前退位的大事,原本使用的年號「平成」即將於明年更換,宣告一個時代的終結。雖然吾人並非日本人,但是學日文這段時間,總對日本國內的大事特別有感。再者人性使然,舉凡有最終、最初的最高級之所有事,絕對特別引人矚目。「平成最後の夏___」從夏天起就澎湃地被使用,接著是「平成最後の秋」,如今,終究到了「平成最後の冬」,「平成最後の聖誕」。
不知怎樣,覺得這件事情應該寫下來。>3<